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首页 | English

学院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湖南民歌研习》特色课程之聆听汉族婚嫁活化石:嘉禾伴嫁歌

发布人:日期:24-11-19 08:00浏览数:

《湖南民歌研习》是我院开设的一门立足于湖南本土民歌的学习与研究,侧重社会实践的省级一流课程,除了常规课堂教学外,定期将湖南民歌相关专家及行家就地方非遗文化浸入课堂。

2024年11月18日,《湖南民歌研习》课程组特邀湘南学院音乐学院声乐教研室主任、湘南地方音乐研究中心嘉禾民歌方向带头人陈曼倚教授在实验剧场就《汉族婚嫁习俗的“活化石”——嘉禾伴嫁歌》进行讲座,讲座由课程负责人彭翔副教授主持,课程组教师及2021级音乐学专业全体学生参与。

陈教授以生动的语言、丰富的图片阐述了嘉禾伴嫁歌在时代浪潮里的多元变迁历程,通过播放民歌《姐姐出嫁》《峨眉山》让师生直观感受到嘉禾伴嫁歌集诗、歌、舞、表演于一体的表现形式,并系统分析整理了嘉禾伴嫁歌体系中的调式调性、旋律旋法、衬词等方面的艺术特征,展现了嘉禾伴嫁歌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特色。

运用嘉禾乡音教唱嘉禾伴嫁歌经典曲目——《半升绿豆》,独具地方特色的方言逐字逐句学习朗诵,旋律曲调分层学唱,陈教授和在座师生共同唱响《半升绿豆》,歌声在剧场内回荡,仿佛将人们带回了特定的情景之中,和那个充满情感和故事的时代。

感受完伴嫁歌的独特魅力,课程负责人彭翔对陈教授表示由衷的敬意和感谢,期盼在座学子珍惜宝贵学习机会,努力掌握更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从而将传统音乐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创作出更多具有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的音乐作品。

作为《湖南民歌研习》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实践活动不仅加深了师生们对嘉禾伴嫁歌的了解,沉浸式参与了艺术实践,也为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入高校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为进一步推动省级一流专业音乐学科建设和《湖南民歌研习》课程的持续发展增添了力量。未来,本课程还将继续开展类似的活动,不断提升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认知,激发其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浓厚兴趣和探索精神,为保护和传承民族音乐文化贡献更多的力量。

图片编辑:尹佳美 孙金熙 王梁伟熠

文字编辑:徐花 何家欣

一审:周孝贵

二审:黄 亚

定审:王跃辉

上一条:音乐学院五音雅乐大课堂逐音追梦专场音乐会

下一条:2023级学前教育系专业汇报展演圆满落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