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的晨光第四次照亮训练场,2025级新生的军训已褪去初时的青涩。四天的烈日与坚持,让松散的队伍渐成整齐的方阵,让生涩的动作化为连贯的节奏,青春的蜕变正在每一次踢正步、每一次站军姿中悄然发生。
教官:严抠细节的“引路人”,暗藏温柔的“守护者”
经过四天的相处,教官们早已不是新生眼中“严厉的代名词”,而是亦师亦友的引路人。训练时,他们依旧保持着高标准——正步走时,会弯腰帮新生调整脚尖的角度;齐步摆臂时,会用手固定住手臂的高度,反复强调“手腕要直,肘部贴腰”;哪怕是整理着装,也会细致地纠正衣领的褶皱、腰带的松紧,“细节决定队列的精气神,你们每一个人都代表着涉外新生的风貌!”
但严厉之外,是藏在细节里的温柔。休息时,教官会主动教新生整理训练服,演示如何快速将衣角塞进腰带、把帽檐调整到标准角度;看到有同学偷偷揉膝盖,会默默递上活血化瘀的药膏;拉歌环节,还会放下“教官架子”,和新生一起合唱,用沙哑的嗓音带动全场气氛。这份“严”与“暖”,让新生们从最初的敬畏,变成了如今的信赖。
新生:从“勉强坚持”到“主动突破”,每滴汗水都算数
如果说第一天的训练是“咬牙扛”,那第四天的新生们,早已多了份“主动拼”的劲头。站军姿时,没人再偷偷挪动双脚,而是昂首挺胸,任汗水顺着脸颊滑落,眼神里满是坚定;队列训练中,哪怕某个同学步伐出错,不用教官提醒,身边的伙伴会悄悄用胳膊肘轻碰示意,队伍总能快速找回节奏。
休息间隙,也少见有人抱怨疲惫。大家要么围坐在一起,互相按摩酸痛的肩膀;要么拿出笔记本,请教教官队列动作的要领;还有同学自发组织“小练兵”,针对薄弱的正步走反复练习,“别人能走好,我也可以!”
四天蜕变:不只是动作的熟练,更是心态的成长
四天军训,改变的不只是新生们的体态。从前起床需要闹钟反复催促的同学,如今能提前十分钟整理好着装、主动在集合点等候;从前站几分钟就喊累的同学,现在能咬牙坚持完一整节训练课;更重要的是,大家学会了“集体优先”——为了不拖队伍后腿,主动加练;为了帮助同学,分享训练技巧。
傍晚的训练场,夕阳将新生的影子拉得很长。当整齐的队列走过操场,当响亮的口号回荡在校园,没人再觉得军训是“煎熬”,反而开始珍惜这份与伙伴并肩奋斗的时光。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2025级的军训故事,还在继续。四天的汗水只是序章,未来的日子里,这群少年必将带着这份坚持与团结,在训练场上绽放更耀眼的光芒,也为即将开启的大学生活,打下最坚实的底色。
图文:谭晓月 李威
一审:石北辰 张雨
二审:黄欣
三审:方隆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