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 “创造之翼” 的课程蓝图遇上真实职场,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音乐学院 “沐爱而行” 志愿者团队联合长丰社区,带领乐芽班、舞穗班、丰歌班学员走进三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 “丰翼计划” 职业启蒙体验课的方案构想变为生动实践。在长丰社区党支部副书记陈华,社区工作者杨嘉仪,“邻家乐” 公益组织,以及指导老师蔡克文的统筹协调下,这场 “社区搭台、企业赋能、高校护航” 的研学活动,让孩子们在沉浸式体验中触摸职业世界的温度与深度。
一、企业初遇:解码科技里的 “爱与责任”
踏入三诺生物,工作人员围绕 “为爱而诺” 的企业理念,系统介绍公司发展历程 —— 从创业初期专注血糖仪普及,到如今布局糖尿病全病程管理,那些 “让中国患者用得上、用得起好设备” 的故事,让孩子们直观感受企业成长与社会需求的紧密关联。
谈及新型血糖监测仪器时,“沐爱而行” 志愿者巧妙借用 “身体里的甜蜜警报器” 这一比喻,将专业原理转化为童趣表达。乐芽班的孩子们立刻举起 “丰翼成长包” 里的定制笔记本记录,在艺术化解读中快速理解科技价值,这正是 “丰翼计划” 中 “用艺术化方式解读专业知识” 理念的生动落地,为后续职业探索埋下认知种子。
二、场景漫游:沉浸式触摸职业轮廓
(一)大厅仪器:从 “观察” 到 “关联”
大厅内陈列的各型号血糖监测仪器,成了丰歌班学员探索的 “知识磁场”。工作人员沿着 “普及化 — 精准化 — 智能化” 脉络,讲解从早期 “安稳” 系列到 “金稳” 系列,再到 “爱看” 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的迭代逻辑,串联起 “科研 — 生产 — 市场” 的职业链条。
志愿者们紧扣 “丰翼计划” 学科融合要求,结合音乐节奏知识引导:“仪器迭代就像旋律升级,每代产品的优化都藏着‘不断追求更好’的职业密码!” 孩子们边观察边记录,在跨学科关联中悄然感知科研、生产等职业的创新逻辑,让 “职业场景具象化” 从方案文字变为真实体验。
(二)长廊问诊:从 “陌生” 到 “共情”
移步展示长廊,舞穗班学员聚焦问诊仪器展开深度探索。工作人员模拟诊疗场景,演示仪器如何采集数据、辅助医生判断,生动讲解 “数据精准 = 诊断清晰 = 患者康复” 的职业逻辑。志愿者们同步呼应 “丰翼计划” 设计,用 “仪器数据是身体‘信号灯’,医生靠它读懂健康信号” 的通俗解读,帮助孩子建立 “生活经验 — 职业认知” 的衔接。
孩子们跟着学习基础操作,尝试用仪器 “模拟问诊”,在互动中直观触摸医疗职业 “严谨守护健康” 的温度。对 “医生” 职业的理解,也从模糊的 “看病” 印象,具象化为 “精准捕捉健康信号、守护生命” 的责任认知。
三、互动赋能:让职业体验 “活” 起来
科普宣传片:把知识 “融” 进生活
糖尿病科普宣传片环节,动画形式点燃了乐芽班孩子的好奇心。影片以 “糖果小镇冒险” 为故事主线,将血糖异常危害、健康生活方式等知识转化为趣味情节,让孩子们在观看中轻松吸收。
观影后,志愿者化身 “健康小导师”,围绕 “怎么让身体‘甜蜜警报器’不响” 开展互动。结合日常饮食习惯,用 “少吃糖果怪兽、多和蔬菜朋友玩” 等比喻将健康知识融入生活,让抽象概念自然落地,呼应 “丰翼计划” 中 “用生活化引导传递职业关联知识” 的设计。
四、协同育人:校社企共筑成长桥梁
这场研学是 “社区搭台、企业赋能、高校护航” 模式的生动实践:
长丰社区中,党支部副书记陈华牵头统筹资源,社区工作者杨嘉仪负责从场地对接、安全预案到家长联络的全流程执行,“邻家乐” 公益组织配合做好孩子引导,三方合力托举活动落地;三诺生物开放真实职场场景,通过 “企业发展史 + 仪器研发故事 + 健康科普” 的丰富素材,为职业启蒙提供生动载体;涉外 “沐爱而行” 团队深度参与,将 “丰翼计划” 的 “学科融合、生活衔接” 要求融入每个环节。指导老师蔡克文提前三次召开协调会,把 “安全第一、体验为王” 细化为 “志愿者分工表”“应急联络图”,确保每个环节都成为育人契机。
活动尾声,长丰社区、三诺生物、涉外音乐学院三方人员同框拍摄大合照,背景中的三方元素定格下协同育人的成果。孩子们的 “丰翼成长包” 里装满了研学证书、观察笔记与满满的成就感。蔡克文老师感慨道:“职业启蒙不是生硬灌输,而是像今天这样,让社区、企业、高校拧成一股绳,用真实场景给孩子的梦想搭座桥。
作为 “创造之翼” 的重要实践,此次研学为 “丰翼计划” 后续联动更多社区场所积累了经验。未来,“沐爱而行” 团队将继续携手长丰社区,让更多职业体验场景从方案走向现实,用 “场景化体验 + 协同化育人” 模式,为孩子们的成长插上更坚实的翅膀。
图文编辑:吴婷 秦好
一审:王祺玥
二审:蔡克文
三审:方隆极